荣耀Magic2,40W超级快充+麒麟980芯片

电商名人

首页 > 电商名人 > 陕西 > 渭南 > 蒲城县名人

蒲城县名人录

更新时间:2023-03-15

杨虎城 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名人 (18931949)
  • 杨虎城
  杨虎城(1893年11月26日-1949年9月6日)民国陕军将领。刀客出身。24岁自赋诗:西北山高水又长,男儿岂能老故乡,黄河后浪推前浪,跳上浪头干一场。自护国起义以来,百战不屈,历经二虎守长安,雪夜奇袭唐生智,在潼关截断西北军后路等一系列重大战役,终至17路军总指挥、陆军二级上将,陕西省主席,势力遍布于陕甘两省绝大部分地区。后因与中央的矛盾,暗中联络红军,联合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抓捕蒋介石而被囚十二年 。1949年9月6日,因武装兵变主谋而于重庆中美合作所之戴公祠被杀,终年五十六岁。 2009年9月10日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详细]
李子和 [] (?~664)
  李子和(?~664年),本姓郭,唐高祖李渊赐姓李。隋末地方割据者、唐初地方官。同州蒲城(今陕西蒲城县)人。隋炀帝大业末年,他任左翊卫,因犯罪被流放榆林(在今内蒙古托克托西南黄河南岸)。时遇该地发生饥荒,群情激愤,他便邀集18名勇士,攻入郡城中,杀了不体恤民情的郡丞王才,打开粮仓,赈济饥民。他遂自称“永乐王”,立年号“正平”,以弟郭子政为尚书令,子端、子升为左右仆射,有骑兵二千余。他和割据夏州的梁师都讲和,依附于-厥。突厥的始毕可汗封他为“平杨天子”,意在南下图隋。他不敢受此封,改封为“屋利设”。唐朝建立,武德元年(618),他派使者南下长安,归附唐朝,高……[详细]
李好义 [] (?~1207)
  李好义(?—1207年),华州下邽(今陕西省蒲城西南)人。南宋名将,忠义传家。祖父李师中在南宋初官至领忠州团练使,父亲李定一职至兴州(今略阳)中军统制。杨巨源(?—1207年),字子渊,利州昭化(今四川省广元西南)人,祖籍成都。开禧三年(1207年)正月,四川宣抚副使吴曦叛宋降金时,李好义正任兴州的中军正将,立即自抗金前线的西和州(今甘肃省西和西南)青坊赶回兴州。在吴曦叛变几天之后,李好义“与其徒谋举义”。随-运使安丙是吴曦父子的部属,因而被授为“伪蜀”丞相长史、权行都省事,代行丞相职权。当时许多-或弃官而去,或公然拒受伪命。但是,安丙认为许多军官都是吴……[详细]
  王鼎(1768~1842年),字定九,号省崖,陕西蒲城县人。他为官一生,正直清廉,爱国爱民,坚决反对帝国主义,反对投降派,是一位著名的爱国主义者。王鼎幼年家贫,刻苦读书,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中举人,嘉庆元年(1796)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以大考成绩优异,授詹事府右赞善大夫。十八年(1813),迁内阁学士,十九年至二十二年,历工、吏、户、礼、刑各部侍郎,二十三年,兼顺天府尹。在刑部侍郎任内,曾数次奉旨查办重大案件,平反冤狱。二十五年,嘉庆帝死时,他在实录馆任副总裁。道光二年(1822),迁都察院左都御史,任内曾赴河南查办黄河工程报销不实一案,被署……[详细]
   杨拯陆(1936~1958)杨虎城、谢葆真之女。陕西蒲城人。从小跟随外婆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1949年5月西安解放,在西安女子中学上学,不久加入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担任青年团西安女子中学支部书记、总支部书记。1953年,考入西北大学地质系石油地质专修科。上大学期间,担任校团委委员,不满18岁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20世纪50年代,人民政府决定在新疆进行地质调查,拯陆争先报了名,分配到新-山子队。她开朗、泼辣,只要能干的事都积极去做。1957年,她调到一一七队,任代理队长。因其所在队完成任务质量合格,数量超额,第二年被正式任命为队长。后来,她所带领的……[详细]
王中林 中国科学院院士
   美国国籍,材料科学家。1961年11月生于陕西省蒲城县。1987年获得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博士学位。现任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教授。 王中林主要从事材料科学和纳米科学研究。他在纳米材料可控生长、表征和应用等多方面取得了多项有国际重要影响力的原创性研究成果。他的主要学术成就为:1.纳米能源技术。王中林研究小组2006年发明了纳米发电机,2007年成功研发出由超声波驱动的可独立工作的直流纳米发电机,2008年研发出可以利用衣料来实现发电的“发电衣”的原型发电机。纳米发电机研究已成为国际纳米科技在微型能源研究领域的热点。2.氧化锌纳米材料的合成、表征、生长……[详细]
窦铁成 工人教授
  • 窦铁成
  窦铁成,男,于1956年出生于陕西蒲城,中共党员,中铁一局集团电务公司供电安装分公司电力工、高级技师。曾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知识型职工标兵、铁道部火车头奖章、陕西省高技能人才、知识型职工标兵、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窦铁成生于陕西渭河的一个农家。未成年时,在繁忙的农闲之余,便萌生了对无线电的兴趣。生活的贫瘠,并未阻隔他对知识的渴望,借书、买书、看书,成了他当时最大的嗜好。渐渐地,他成了所在乡村远近闻名的安灯接线维修电器的一个能人。1979年,23岁的窦铁成终于圆了一个美梦,步入了中铁一局电务公司电力工人的行列。现任中国中铁一局电务公司(以下简称电务公司……[详细]
郭炳坤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19141977)
  郭炳坤(1914—1977)陕西省蒲城县人。先后就读于孙镇小学、三原省立第三中学。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1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曾任共青团省立三中支部书记,中共省立三中支部干事、书记,领导学生进行抗日宣传活动,曾捣毁国民党三原县党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同年7月,郭到照金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春,任陕西关中游击队政治指导员。1935年秋,任红二十六军四十二师一团政委,1936年9月,任关中军分区司令员,率部参加了直罗镇、东征等战役。 9月后任中共陕甘边南区委员会宣传部部长、红十五军团七十八师二三二团中共总支部书记。红一方面军长……[详细]
   张拜云(1864~1909),后更名铣。陕西蒲城人。善诗文,能书画,尤善音律。随便取几只瓷碗,按声音高下排列,双手各执一竹筷敲奏,即能成曲。清光绪十七年(1891)中举,授耀州学正。二十一年(1895)参与公车上 书,力主变法维新。后居北京,主办《顺天时报》,二十六年(1900)归陕。三十年(1904)清廷与比利时订约,由比利时修筑西潼铁路。陕人力争自修,以保路权。巡抚曹鸿勋奏归官办,乞援于英商瑞记洋行。陕西各界推派张为代表,赴京联络陕西人士共同抵制,上 书邮传部陈述历年陕西官办铁路弊端。在广大爱国志士的强烈反对下,新任陕西巡抚恩寿终于在三十四年(19……[详细]
   李仪祉(1882~1938)原名协,字宜之,后改仪祉。陕西蒲城人。父亲李桐轩、伯父李异材,均为学界骄子,又是辛亥革命时期同盟会的会员。他从小受到家庭的良好教育和爱国主义的熏陶。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与胞兄约祉参加同州府试,名列榜首。是年入泾阳崇实书院,后又入三原宏道书院深造,受陕西著名爱国教育家刘古愚、柏景伟及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对孙中山十分敬慕;写有《女子不缠足歌》等,积极主张妇女解放。光绪二十九年(1903)应同学于右任之邀,任商州中学堂教习。翌年考入京师大学堂德文预备班,肄业考试,中举人。清宣统元年(1909),陕西省西潼铁路筹备处选派李前往……[详细]
  王菊人(1906~1975)名若渊,字菊人。祖籍陕西蒲城,清道光年间军机大臣、东阁大学士王鼎世孙。其父王廷钅式光绪年间进士,在翰林院任编修,携眷居京城,王菊人生于北京。父早丧,王菊人6岁时随母迁返原籍,就读于私塾及县高级小学堂,1924年考入西安私立成德中学。在名师教导下抛弃显亲扬名思想,关心劳苦民众,于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先后担任过共青团成德中学支部书记、陕西青年社宣传部部长等职。1927年从成德中学毕业后返回蒲城,在县高级小学任教员,并担任共青团蒲城县委委员,中共蒲城县委委员、代理书记等职。大革命失败后,中共蒲城……[详细]
  井岳秀(1878~1936)字崧生。陕西蒲城人。井勿幕的胞兄,排行第十,人称“井十”。清武庠生,陕西武备学堂毕业。曾拜三原名拳师“鹞子”高三的大弟子魏金钟为师,练习拳剑,结交了一些江湖游侠(时称刀客),和关中各界人士交游更广。常与其弟勿幕谈论时政,目睹国势衰弱,斥责清廷腐败。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兄弟分家后,勿幕因债务无法应付,离陕赴渝,投靠父亲的朋友在重庆读书,次年冬赴日留学。光绪三十一年(1905),勿幕在日本东京加入中国同盟会后带上孙中山给其胞兄岳秀的亲笔信,回陕进行革命活动。井岳秀遂在这时参加中国同盟会,兄弟共同走上反清革命道路。同盟会的-多……[详细]
  屈复(1668~1745年),初名北雄,后改为“复”。字见心,号晦翁,晚号逋翁,亦号金粟老人。陕西蒲城县人。清代关中名诗人。屈复幼时丧母,入私塾读书。他聪明好学,尤爱诗赋。14岁应县试,18岁开始游历关中名山大川及周秦汉唐古遗迹,写下了《长安怀古》、《曲江》、《新丰》等诗。19岁中全县秀才第一名。他放弃了求取科举功名的道路,出外游学,先后去富平和眉县拜访了关中名儒李因笃和李柏,深造自己的诗词创作。康熙三十一年(1692),他离家远游,1695年住洛阳,第二年北上京师。在北京未久留,又南下齐鲁之地。登泰山,拜孔庙,客居于山东郯城县(今山东郯城县),收徒教授……[详细]
  李登瀛(生卒年不详),字伟斋,又字仙洲,陕西蒲城人。清乾隆十八年(1753)中举人,历任云南富民、洱海、昆明等县县令,后升任麻哈州知州。乾隆四十六年(1781),朝廷选调有才干的官员开发治理西部边疆。他中选,被调任安西直隶州(治所在今甘肃安西县)知州,辖玉门、敦煌两县。此地沙漠遍布,农田很少,且又缺水,非常贫瘠。以往当地人吃粮依赖商人贩卖。他到任后,将官仓存粮借给百姓,使百姓免受商人重利剥削。他经过勘察,发现雪山溶化的雪水可以作为灌溉农田的水源,便组织百姓开挖渠道,将水分成东西两条大渠,又分成近百条小沟渠。敦煌县境原有10条渠道,引疏勒河、昌马河、灙河之……[详细]
  岳维峻(1883~1932)名维峻,号西峰。陕西蒲城人。16岁时补武学生员。年事稍长追随井勿幕、胡景翼参加革命,加入中国同盟会,在渭北一带联络革命志士。1911年辛亥革命光复西安后,岳率众在蒲城起义响应,后又随井勿幕宣抚渭北,转战山西运城。1914年,随胡景翼入陈树藩所部第四混成旅军官教导营,结业后曾出任以胡景翼为营长的游击营二连连长,驻富平。1915年袁世凯盗用“民意”,准备称帝,派其心腹陆建章督陕。岳与胡景翼、刘允丞等在三原开设“大有公司”,作为秘密革命机关,共谋反袁讨陆的军事行动。护国战争爆发后,陕西革命党人郭坚、耿直、曹世英、高峻等于1916年3……[详细]
  蒙浚生(1881~1938)名发源,字浚生,亦作浚僧。陕西蒲城人。少年读私塾,天资聪颖;上县学时,即名噪一方。嗣入西安陕西高等学堂就读,逐步接受了孙中山的革命主张。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蒲案”爆发,在西安各界人士为死难学生原斯健举行的追悼大会上,蒙以“陕西高等学堂同仁”名义撰写祭文,猛烈抨击腐败朝政,革命热情感人至深。宣统元年(1909)加入中国同盟会,与同盟会陕西籍的老会员于右任、井勿幕、刘允臣等常有书信来往。辛亥武昌起义之后,西安立即举旗响应,10月23日省城光复。不久,中华民国军政府任命张凤翙为中华民国军政府秦省大都督,蒙在大都督府掌管文书,……[详细]
   许占魁(生卒年不详),字文元,陕西蒲城人,客居于辽东(今辽宁省)。清顺治二年(1645),他随清军多铎部南下苏杭一带,以招抚明军之功,被授阳平关参将。六年,有赵荣贵聚集数万人,拥推明朝宗室森滏为“秦王”,起兵反清,进攻阶州(在今甘肃武都县)。他率部下兵绕小道袭击赵荣贵军背后,作战获胜。十一年(1654)以功擢升为山西平阳副将。后又有张武聚兵拥朱秀唐称“魏王”,攻闻喜(今山西闻喜县),他率部击溃了张武军,俘获朱秀唐。康熙九年(1670),任陕西延绥镇(治今陕西延安市)总兵,驻军榆林。康熙十三年,平西王吴三桂起兵反清,陕西提督王辅臣、副将朱龙等响应。朱龙致……[详细]
   原斯健(1892~1908)字象乾,陕西蒲城人。15岁在县高等小学堂读书时加入中国同盟会,常联络同志,到县城街头和乡村集市演讲,谈到列强侵凌、国势危机时,慷慨激昂,声泪俱下。因此受到知县李体仁、劣绅原烈等的仇视。清光绪三十四年九月二十二日(1908年10月16日),李体仁等率衙役及当地痞棍多人,搜查同盟会陕西支部长井勿幕之家,捣毁蒲城县教育分会,逮捕了原斯健与常自新等进步师生40余人,造成陕西近代-史上前所未有的“蒲案”。原斯健被捕后,原烈要他交出革命党的秘密,他断然拒绝,并要原烈公布蒲城县十多年的学款秘密。为此,他受到重刑拷打,双手见骨,血肉横飞,却……[详细]
  原树贤(1911~1955)字德斋。陕西蒲城人。1927年秋在白水读完高小,考入西安成德中学。时值冯玉祥部在陕西“清党”-,成德中学的革命教师被辞退,并改校名为西安中山中学。同年冬原因参加市学联组织的“非基”运动,被反动当局拘押,后经保释出狱,但学校人员已经四散,学生自治会也被明令取消了。这段经历使他对国民党的面目有了较深的认识。1929年冬原初中毕业后,回乡务农一年。1931年8月考入天津河北省立工业学院染织专业,“九一八”事变后停学回陕。1933年4月,应聘于蒲城县孙镇小学任教,心里仍想着要完成自己的学业。但因华北不宁,其父坚不同意他去天津复学,遂于……[详细]

全部蒲城县名人>>>